配音演员最强阵容搭配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配音演员最强阵容搭配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配音演员最强阵容搭配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跟上时代的步伐。

配音演员最强阵容搭配插图

额错了,额真滴错了……

笔者上次在一篇文章中说《铁道游击队》是我国被改编影视剧版本最多的战争小说,事实上笔者这是把曲波的《林海雪原》给漏了。

和《铁道游击队》一样,《林海雪原》一共改编过五个版本的影视作品,电视剧有三版,分别是1986林达信版,2002王洛勇版(2004年播出)和2017李光洁版。**则有1960年经典版和2014年徐克版。别忘了,《林海雪原》最牛的是它还有一个唱了那么多年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呢,稍微年龄大一点的人谁不会哼两句“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要说这么多版本的《林海雪原》中,笔者最喜欢的则是1986年林达信这版,这倒真不是远古吹,真远古吹的话也应该吹1960年经典版**啊。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理由出发对这版电视剧念念不忘。

一、 少剑波、小白鸽和蝴蝶迷

虽然很多版本的《林海雪原》都把剿匪英雄杨子荣当男一号,但从原著角度看,似乎203少剑波才是男一号,因为少剑波的原型就是原著作者曲波本人啊。

如果论哪个版本的杨子荣最好,1986版韩再峰饰演的杨子荣虽然形象气质俱佳但并没有多大优势,不论是经典版的王润身,还是后来2002版带着匪气又带点洋气的王洛勇,或者是徐克**版的张涵予,也都不是善茬。

但是,如果要说这些版本影视剧中哪款203少剑波最好,笔者首推林达信。

林达信在八十年代曾红极一时,《夜幕下的哈尔滨》里他饰演的王一民是那个时代的偶像。九十年代以后林达信逐渐步入仕途出演作品不多,因此很多年轻观众对他不是很了解。说到八十年代的林达信,那就跟现在的靳东、胡歌差不多,帅气外表下有颗儒雅的内心,能文能武能打仗能写诗,林达信基本上能满足观众对原著中少剑波的一切幻想。

据说《林海雪原》的原作者曲波也对林达信很满意,这就更有说服力了,因为少剑波的原型就是曲波本人。

小白鸽白茹的版本中,知名的有漂亮的佟丽娅,有“小章子怡”童瑶,相比较而言这两位有些太漂亮了,1986版电视剧中饰演小白鸽的白玉娟相对来说比较更为贴近原著。另外,1986年版小白鸽的配音是丁建华,她的声音也给这个天真活泼的姑娘加了分。

蝴蝶迷是另外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尤其是最近2017版中居然启用的是金星。不过笔者还是最喜欢1986版的蝴蝶迷,虽然饰演这个角色的赵丹红并不是很有名气,但她的一笑一颦颇有风姿绰约女特务的神韵,再加上她的配音是当年正如日中天的李梓,简直让人难以割舍对她的喜爱。

实话实说,要单论演员来说,2002版是最强的,比如出演座山雕的马绍信,那是真有“雕”的感觉。还有出演许大马棒的程煜和出演谢文东的杜雨露等都是实力演技派,2002版《林海雪原》在演员方面可谓兵强马壮领先其他版本。

不过出于对男女一号和反派女一号的喜爱,笔者还是愿意把票投给1986版。

二、 原汁原味的东北味儿

虽然徐克**《智取威虎山》看着挺过瘾,但那个已经脱离原著有点儿多了,论原汁原味儿的《林海雪原》还真的非1986年版莫属。

这个真的不能怪其他版本不用心,关键是1986年版拍摄时很多四十年前的老人还都在,他们可是亲眼目睹过土匪什么样儿,说话办事什么样儿,再加上《林海雪原》原著作者曲波担任该剧的顾问,那就更别提还原度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八十年代的电视剧和**都特别亲切的原因之一,因为那时候很多事件当事人或者原型都在,他们都可以提供最原始的材料和感受。这一点是2000年以后的影视剧所不具备的优势。

此外,八十年代的东北山林和四十年代差别不是很大,那厚厚的白雪,高大的山林还有原始的村落,再加上一些实打实的东北群演和演员,因此该剧东北味儿特别浓厚,让看了原著的原著党们也挑不出毛病来。

此外,笔者还要说的就是小分队滑雪的片段,虽然这些片段貌似都是黑龙江滑雪队队员拍摄的,但在八十年代看起来真的是帅呆了,在人们的心中这滑雪的桥段堪比铁道游击队扒火车,着实吸引眼球。

三、 上译厂的强大配音阵容

八十年代是译制片的黄金期,1986年版的《林海雪原》没有免俗,他们启用了当时红遍全国的上译厂配音队伍。任伟、盖文源、尚 华、李 梓、童自荣、戴学庐、杨成纯、胡庆汉,伍经纬、丁建华、程玉珠、翁振新、杨文元、曹雷、程晓桦等耳熟能详的声音均出现在这部电视剧中。

除了上文提到的李梓的蝴蝶迷,丁建华的小白鸽以外,童自荣配音的郑三炮多少让人有些接受不了。毕竟这个神枪手郑三炮和侠客佐罗可是性质相反的两个人物,因此每次一听到郑三炮说话就容易跳戏。对了,饰演郑三炮的关新伟后来还在《杨家将》中饰演杨六郎。

要说上译厂配音也不光是好处,这种配音腔结合《林海雪原》这种环境多少让人感觉有些违和,不过他们的水准至少保证了该剧的台词是非常优秀的。

总之呢,如果你是原著党,那你应该多看一下1986版《林海雪原》,毕竟这是原著作者曲波都非常认可的一版。如果你喜欢上译厂的艺术家们,也应该看这一版电视剧。如果你看重剧情和演技,2002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1986版只有十集,太少不过瘾。2017版活活抻成64集,又太多了。2002版30集,正好。

莉可丽丝更新时间

莉可丽丝更新时间为:星期天的0点钟。

莉可丽丝(Lycoris)剧情简介:平稳的日子其底下隐藏着秘密。将犯罪防范于未然的秘密组织DA (Direct Attack),与旗下的少女特务们Lycoris。人们能过着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都是多亏了她们。被誉为历代最强Lycoris的精英──锦木千束,以及资质优秀但另有隐情的Lycoris井之上泷奈。

她们工作的咖啡厅LycoReco也是其中一个分部。这里接受的请求,从咖啡和甜点,到照顾小孩子、代买东西以及当外国人的日文老师等等,尽是些不像他会做的事情。千束个性自由随性又乐天且奉行和平主义,泷奈个性冷酷且奉行效率主义,性格天差地远的两人将把每一天都搞得天翻地覆!

作品沿革:

2021年12月31日,初次公开关于该作的消息。当日宣布该作将于2022年首播,并公开前导视觉图、主要配音演员和制作人员阵容。该作的动画制作公司是A-1 Pictures,由足立慎吾执导,朝浦担任故事原案,伊右群担任角色设定师。

这部作品是足立慎吾初次执导的作品,也是本职是漫画家的伊右群初次担任动画角色设定师 。2022年3月26日,该作宣布将于同年7月首播,并公开前导宣传片、第1张主视觉图,以及三名新角色的配音演员。

《魔神坛斗士》所有声优?

配音对于《铠传》是一个不能不说的话题,因为它的配音,无论是日文原版还是中文版都实在太经典了,在配音史上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人物——中文配音——日文声优(虽然只要配音演员只要不是太差的话我都会习惯性地称之为“声优”,不过细究起来,这毕竟是一个日文词汇。)

辽 —— 韩 力 ——草尾毅

征士—— 佟春光 ——中村大树

秀 —— 蒋昌义 ——西村智博

伸 —— 邓常兰 ——佐佐木望

当麻—— 刘喜瑞 ——竹村拓

娜斯蒂——王晓燕——日下部かぉり

纯 —— 贾丽娜 ——渡边久美子

卡尤拉——郝琳杰——胜生真沙子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比较著名的是中文的陈大千(配卡奥斯、舒顿、巴达蒙,已去世)、姜泽文(阿拉哥),日语版的松本保典(阿留比斯)、若本规夫(卡奥斯),速水奖(广播剧《水浒传》里的那个—“冻龙鬼”怎么叫这个名字),梁田清之(舒顿)

总体说来,铠传的声优非常优秀,要知道,动漫界持续至今且越来越热的声优热潮,就是从铠传开始的呢(吧里的帖子有提到)。当初铠传五位主角的声优组成名为N.G.FIVE的组合,就是声优偶象化的开端,他们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是远远超出现在的我们所能想到的。现在依然活跃在声优界的草尾毅、佐佐木望等人,虽然年龄不大(相对而言……),却是当红声优们的前辈了。

《铠传》的中文版由沈阳康宁文化艺术中心、深圳电视台1992年联合译制,辽宁儿童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配音(简称辽艺)。这部片子得到辽艺的充分重视,据说连片头片尾旁白都用上了当时最强的阵容,主要人物的配音员就更为华丽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走上“恋声”的道路(我也算一个吧……虽然现在恋的是日文版的草尾毅……)。看看片尾曲上打出的配音员名单,哪一个不是国内配音界的重量级人物。对于他们我也写过不少东西,不过这里只能略作介绍(如果每一个问题都展开讨论,我这个贴子是别想在短期内做完了……)。其实不用介绍,辽艺配的动画片或译制电视片在国内应该不会有多少人没看过,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片尾字幕,他们的名字是很常见的;如果在网上搜索,也会很容量就能找到网上对他们广泛的赞誉之辞。如果你有兴致去查一查铠传中声优的其它作品的话,会发现非常令人惊讶的事实的,你可能会连声惊叫:“天啊,这个也是他配的啊!”很多熟悉的动画形象就是出自他们之口呢。 配音对于《铠传》是一个不能不说的话题,因为它的配音,无论是日文原版还是中文版都实在太经典了,在配音史上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人物——中文配音——日文声优(虽然只要配音演员只要不是太差的话我都会习惯性地称之为“声优”,不过细究起来,这毕竟是一个日文词汇。)

辽 —— 韩 力 ——草尾毅

征士—— 佟春光 ——中村大树

秀 —— 蒋昌义 ——西村智博

伸 —— 邓常兰 ——佐佐木望

当麻—— 刘喜瑞 ——竹村拓

娜斯蒂——王晓燕——日下部かぉり

纯 —— 贾丽娜 ——渡边久美子

卡尤拉——郝琳杰——胜生真沙子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比较著名的是中文的陈大千(配卡奥斯、舒顿、巴达蒙,已去世)、姜泽文(阿拉哥),日语版的松本保典(阿留比斯)、若本规夫(卡奥斯),速水奖(广播剧《水浒传》里的那个—“冻龙鬼”怎么叫这个名字),梁田清之(舒顿)

总体说来,铠传的声优非常优秀,要知道,动漫界持续至今且越来越热的声优热潮,就是从铠传开始的呢(吧里的帖子有提到)。当初铠传五位主角的声优组成名为N.G.FIVE的组合,就是声优偶象化的开端,他们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是远远超出现在的我们所能想到的。现在依然活跃在声优界的草尾毅、佐佐木望等人,虽然年龄不大(相对而言……),却是当红声优们的前辈了。

《铠传》的中文版由沈阳康宁文化艺术中心、深圳电视台1992年联合译制,辽宁儿童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配音(简称辽艺)。这部片子得到辽艺的充分重视,据说连片头片尾旁白都用上了当时最强的阵容,主要人物的配音员就更为华丽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走上“恋声”的道路(我也算一个吧……虽然现在恋的是日文版的草尾毅……)。看看片尾曲上打出的配音员名单,哪一个不是国内配音界的重量级人物。对于他们我也写过不少东西,不过这里只能略作介绍(如果每一个问题都展开讨论,我这个贴子是别想在短期内做完了……)。其实不用介绍,辽艺配的动画片或译制电视片在国内应该不会有多少人没看过,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片尾字幕,他们的名字是很常见的;如果在网上搜索,也会很容量就能找到网上对他们广泛的赞誉之辞。如果你有兴致去查一查铠传中声优的其它作品的话,会发现非常令人惊讶的事实的,你可能会连声惊叫:“天啊,这个也是他配的啊!”很多熟悉的动画形象就是出自他们之口呢。

求几部声优阵容比较强大的动漫

自2018年7月9日开始,《魔道祖师》系列动漫便开始在腾讯视频连载播放。我们都知道这部动漫是改编自同名的知名小说的,这部小说原本就非常的火,有非常强大的粉丝基础,所以说,将这部小说改编成动漫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才华的。否则稍有不慎不仅仅不能获得很高的收视率,而且还有可能被原著粉怼得哭晕在厕所。

而且,这部动漫不仅仅说它的导演与编剧非常的有才华,而且这部动漫里面的声优也绝对都是现在国内数一数二的知名人物。

一、魏无羡——阿杰

阿杰原名张杰,他不仅仅是在动漫界非常的知名,而且他还为很多的知名电视剧配过音。比如说《古剑奇谭》中的男一号百里屠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魅力非凡、举世无双的东华帝君,或者说是《诛仙》中的看似平凡实则非常优秀的张小凡,《甄嬛传》中的温实初等等等等,他真的是我们国内非常知名的配音演员。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更是魔道祖师这部动漫中的配音导演。

二、蓝忘机——边江

边江真的可以说是配音界的大神了,他同样不仅仅是为很多的动漫进行配音,而且他还为很多的知名电视剧配过音,比如说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何以笙箫默》中的痴情律师何以琛,《无心法师》中的无心,《老九门》中的佛爷张启山,《楚乔传》中由林更新所饰演的宇文玥……

三、虞紫鸢——季冠霖

你可不要小看虞紫鸢这个角色,虽然说她在动漫中的所占的比例并不算很多,而且出场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是她的配音演员可是鼎鼎大名的季冠霖。说起季冠霖就非常厉害了,你还记得曾经一播出便火爆全网,而且直到现在依然非常有收视率的《甄嬛传》吗?《甄嬛传》里面的甄嬛就是由她所配音的。而且有史以来最为仙气满满的小龙女——《神雕侠侣》中刘亦菲所饰演的小龙女,也是由她来配音的。除此之外,她还配音过非常非常多的优秀角色。真的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了。

请问谁知道大陆著名的配音演员王晓燕女士和韩力先生的资料?谢谢

"辽艺"配音发展简史

文/harry

引言:

如今一提到辽艺,不少人都会想到《天鹰战士》。接着便是一顿痛骂,或者留下一句"唉,我都懒得说了。"甩袖而去。据我观察,大部分动漫论坛一般只要出现辽艺的讨论,大都是盲目跟骂的多,理性分析的少,而能夸赞两句的简直就微乎其微了。《天鹰战士》已经过去两年,却还是总被拿出来说事,好像他们只配过这一部戏一样。我们的确得承认辽艺近几年严重的退步,但同时也要摆正心态,正确地去对待这个事实。那些狂热的动漫迷我们管不了,但对于我们这些配音爱好者来说应该懂得宽容,既然你喜欢这门艺术,就应该理解配音者的心情,分担他们的痛苦,给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相信他们还能重现辉煌。我说这些并不是在替他们辩解,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客观起来,全面了解一下辽艺。骂虽然能使当事者警醒但终究解决不了问题,而且骂多了反而适得其反。

拙文一篇可能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如果您有兴趣就姑且看着,如果看着不舒服便抛到一边当作垃圾就是了。资料大致无误,观点纯属个人。

正文:

现在好像人人都称"辽艺"配音,可要问辽艺是什么恐怕有一些人便不知道了,按如今普遍的说法解释,辽艺即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简称。我也说不清辽艺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传开的,当然传开了想必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证明有一定知名度了。可是我从前是不太习惯叫这个名字的,起初我称"儿艺"配音,后来干脆称辽宁配音,不过现在我也随大流叫"辽艺"了,因为想来想去觉得不过是个名字,叫什么倒也关系不大,何必较真呢?但是对于所谓历史来说还就得较较真。所说的辽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绝不是从头至尾都以"辽艺"冠名,其实它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特点。大致说来,第一个时期我称为"儿艺创业期",时间介于1983年到1989年之间;第二个时期我称为"儿艺&人艺黄金期",时间1990年~1998年;第三个时期我称为"辽艺逆水行舟期",时间1999年至今。下面我就具体说一下每个时期的情况。

儿艺创业期

这话要从1982年说起了。那时中国对国外动画配音还相对比较陌生,把握得也不是很好,配起来有些生硬。即使是央视配的《铁臂阿童木》以如今的眼光看也不能叫人满意。当时广东算是配音大户,以姚锡娟为首的一拨配音演员的实力不容小视。那时广东的片源比较多,也时常会进一些动画,不过他们似乎更擅长译制片配音,对动画总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说白了就是配不出味儿来,他们配着没趣观众看着也没趣。

82年底广电部在广州召开了一次会议,当时的辽宁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晋韬光先生也出席了此会。在会上他听说广东刚进了一部日本动画,本来打算自己去配,但由于他们对动画配音把握不好又有些踌躇了。于是晋先生便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说:"我们省有一个儿童剧院,不如把片子交给我们来配吧。"经过几番交涉,粤方终于同意将片子拿到辽宁去配。这部动画就是《聪明的一休》,这所剧院便是辽宁儿童艺术剧院。

由于儿艺从没接触过配音,也没有录音棚,所以进片方将片子交给了儿艺和辽宁电视台两家单位共同制作。儿艺出演员,辽台出设备。辽宁电视台也因此获得了这部动画的首播权。此时事情尚处于领导层运作阶段,儿艺的演员们还一点都不知情。辽台将任务委派给了台里的张景芳,让他去儿艺选出合适的配音演员,并且任他为此片的导演。张景芳,也就是一休结尾字幕中的井方,他便是"辽艺"配音历史上的第一任导演。

说到这,我想不妨先介绍一下儿艺。

"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成立于1960年7月。建院以来,创作的代表性剧目有《小铁脑壳遇队记》、《雪女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红军》、《报童》、《人参娃娃》、《妈妈的梦》、《潇洒女孩》、《这里将是别墅》等。上述剧目获全国奖及省级奖的有17个,编、导、演、舞美等主创人员获专项奖励的有80多人次。其中,《小红军》曾在60年代赴京进入中南海演出,《人参娃娃》在1982年获全国儿童戏剧调演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妈妈的梦》获全国儿童戏剧调演优秀演出奖,《潇洒女孩》在1992年获全国儿童戏剧调演一等奖,《这里将是别墅》获全国优秀儿童新剧目评比演出一等奖。"最后还要说明一下,辽宁儿艺、人艺原来本是一家,后来儿艺单分了出来,(当然还在一个大院里,只不过挂了两个牌子。)不过99年又合并了,真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呀。

言归正传。张景芳便来到儿艺,让演员队的每个人都录一盘磁带,录音内容包括:1、一则寓言故事,最好其中有多个的角色,用不同声色阐释不同的角色;2、朗诵一首诗歌,题材不限;3、读一篇报纸上的简讯。当时院里还没有录音棚,大家便到剧院的行政处录音。当时演员们还不知这是要干什么,都还蒙在鼓里呢。录完后,张景芳便把所有磁带带回台里,非常认真地分析每个人的声音特点,经过几天地筛选,终于从几十个演员中挑出了8个最理想的。这8人分别是李韫慧(一休)、陈大千(将军)、方树桥(长老)、邓常兰(小叶子)、袁子纹(新佑卫门)、俞德元(桔梗店老板)、李舒燕(弥生**)、付利白(各种小角色)。张景芳又重新回到院里正式把配音的事情告诉了大家。一时间,这件事成了剧院的热点话题,选上的人自然高兴万分,而落选的人则失望之极,后悔自己当时准备得不够好。辽宁的配音工作便在此时正式拉开了帷幕。

除了这八个演员外,其他工作人员都是辽台的。这八个人在院里都是响当当的实力派,但在录音棚里却一窍不通。加上那时的电视普及率比较低,人们对电视传媒这种东西都很陌生,悟性也比较差,所以配音很吃力。当初的喜悦在录第一句话的一刻起便全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时正值8月份,天气酷热难当,而在棚里又不能开电扇,这便给刚接触配音的儿艺诸将们一个极大的考验。对于把握角色也许还不在话下,毕竟都是搞儿童剧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口形。本来在下面已经准备得挺好,可一正式录音就又找不到感觉了,常常是对上口形便顾不上感情,而感情抒发到位了口形又错得一塌糊涂。实在是让人大伤脑筋,演员们这时才发现,配音和演戏其实根本是两件事,在舞台上你可以尽情发挥,但在棚里绝对不行,你只能在一个框框里发挥,既不能出框还得发挥到家,这实在太难了!张井方便不厌其烦地给每个人讲角色的性格特点,分析不同人的说话方式。虽然他也没搞过配音,但从事电视事业这么多年也多少有些经验,理解得也相对快一些。为了度过对口形一关,井方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把台词背下来,正式录音时绝对不许带本进棚,这种极端的做法是以后都不曾有的,但不可否认这办法的确行之有效。第一集(20分钟的戏)配了半个月才算结束。真所谓万事开头难,之后的配音要比第一集轻松许多,也许是找到感觉了,但那也需要3、4天左右。在当时,导演先把戏看上5、6遍,把每个角色都搞透了,然后再让演员看几遍,不但要注意自己角色的特点,还要注意全片的基调。对每一句台词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现在看来,井方先生确实是辽宁配音历史上最棒的导演。当然也好在那时的进片方不像现在跟逼债似的,恨不得一天就要配3集。"慢工出细活"这话的确不假。当配到第7、8集时演员们看了一遍第一集,集体建议重配,认为那种配音简直没法听,虽然由于时间关系这个建议没被采纳,但也足以看出第一代儿艺配音演员的素质。

后来由于演员角色不够又从院里精挑细选上三个人:石宝兰(一休母)、王小燕(璐姬公主兼某些集的旁白)、郝琳杰(小角色)。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地奋战了四个月,终于在12月份完成了所有配音。没过多久便在全省放了这部动画,看到自己用声音塑造的角色出现在屏幕上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每人一共才拿到120元的报酬(李韫慧因配主角拿了125元),但也毫不在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注意过这些,心里除了美就是美,那是一群多么可爱的人啊,可能现在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他们当时的心态。功夫不负有心人,此片一经播放便大获成功,在社会上的反响很大,观众从没看过这么好的动画,更没听过如此"卡通"的声音,简直就像动画自己在说话一样。这个版本的一休也一播再播,我最晚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是在2000年。儿艺也因此一鸣惊人,声名鹊起。很多电视台都请他们配音,儿艺便从此走上了配音的道路。

此后片源逐渐多起来,而内容就不仅仅限于动画了,也有不少译制片、国产片、广播剧等。当时合作最多的是中央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台。这样一来,最早配一休的那十一个人明显就不够用了,于是剧院又选拔了很多"新人"(对于配音而言的新人)。动画的主角以小孩居多,所以儿艺的女声实力相对较强,这在以后的辽艺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但涉及译制片后,男声的薄弱便渐渐显露出来了。原先配男一号的是陈大千,但他的声音配反面角色更合适,配主角反而显得有些不自然了。所以寻找更加字正腔圆的男声便成了当务之急。85年为中央电视台译制的六集日本电视剧《犬笛》让姜泽文初露锋芒,他的声音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姜的声音带有一种胸腔的共鸣,声如洪钟,饱满浑亮,让人感受到某种威严和气势,难怪后来他成为"魔王专业户",这种角色实在非他莫属。

在《犬笛》中还有一个人初次配音,他只配了一个很小的群众角色,而他在日后却成为了儿艺乃至辽艺的台柱子,他便是刘喜瑞。之后的《血的锁链》展示了刘喜瑞天才的配音实力也奠定了他的地位。刘的声音不算明亮但却很细腻,有一种牛奶般丝滑的质感,声线也比较靠前,配个奶油小生毫不费力。而且有时略微的颤音更赋予了他声音一种暗藏的魅力,轻轻地触及到你的灵魂,偷偷地把你打动。更了得的是他声线变化幅度非常大,既能配龀年幼童又能配古稀老翁。

李韫慧的声音衰老得很快,配完一休没几年便应付不了小孩的配音了,而当时剧院里像她那样声色纯正的女声又很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王小燕便肩负起了重任快速成长起来。88年辽台又引进了一部分《聪明的一休》,此次由小燕担当一休一角,在各种压力下她成功地完成了配音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小燕也因此理所应当地成了女一号。

后来儿艺建了自己的录音棚,配音也更加正规化了。他们不断培养新人,配音队伍也愈加庞大起来。有一个统计名单,记录了儿艺80年代的所有配音演员,竟然有23人之多。我在此列一下:

陈大千、李韫慧、方树桥、于振波、李放、邓常兰、郝琳杰、高宝英、袁子纹、李树仁、刘喜瑞、蒋昌义、俞德元、孙丽萱、张弘琴、姜泽文、王小燕、邢斌、佟春光、齐淑菊、石宝兰、何长舜、马晓光。

说到这我要提一句于振波先生。他是个资辈很老的演员,早在儿艺刚建院时就已经是成员了,为儿艺做出了很大贡献。80年代参加过一段时间配音,后来因年老便退休了。98年以后由于辽艺配音演员吃紧他再次出山,但因为年事已高,又常年不参加配音,吐字变得有些含混不清,对角色的把握也不太好,可像他那把年纪能出来配音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也参与了《天鹰战士》的一些配音,有些动漫评论者竟然不负责任地把于老师说成"重度弱智",这简直是对人格的极度侮辱,对老艺术家的最大不敬,纵使这种评论写得再头头是道也不值一提。

"儿艺创业期"的配音演员全是儿艺自己的人,由于是儿童剧演员出身的缘故,使他们对动画的把握比较到位。这一时期的配音清新明快、朝气蓬勃,看他们的片子给人感觉轻松舒畅、充满活力。早期的配音话剧腔较重,后来慢慢自然多了。但随着片源的增多,演员就要接触更多类型的片子,逐渐地,儿艺的音型便不够使了。而且也有可能大都是儿童剧演员的缘故,文化底蕴似乎不如正经话剧演员深厚,把握动画还好,可对于大量的译制片就慢慢有些应付不了了(不要拿当时的动画和现在的比,那时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起初还可以,但时间长了那种苍白便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石宝兰于89年从辽宁人艺借来了韩力。他的加盟有如儿艺配音的一场春雨,一切都顿时变得更加富于生机;他的到来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从此"儿艺创业期"结束了。

儿艺&人艺黄金期

其实儿艺早就有意从人艺那里挖来一些金子,而人艺也一直都希望能在录音棚里一试身手,因为配音对他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的,儿艺的成功更促进了人艺对配音的兴趣。但当时一直是辽台管理配音事宜,儿艺只出配音演员,其他的工作人员都是辽台的,所以他们的权力比较大,这种人事调动在没有经过辽台的许可前是不敢随意办的,而当时台里也没有要招用人艺演员的意思。但儿艺确实有一些困难,至少在音型缺乏的问题上比较严重。虽然上面我列了那么多配音演员,但真正一直配下去的并不是太多,有些人只配了很短时间就退了。李韫慧、邓常兰等人声音逐渐老化,虽然有王小燕顶着,但一个人终究忙不过来。女声还算好,男声的问题就比较大了。男声里能领衔主配的只有刘喜瑞和陈大千。蒋昌义和佟春光音色虽然华丽但不适合作主角,他们的表演尚不具备主角的气质。刘喜瑞配个风流小伙奶油小生这类角色还行,要去配热血男儿肌肉猛男就有些别扭了,他的声音毕竟太软太柔。队伍里没有一个有霸气的男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石宝兰悄悄地到人艺去淘金了。因为没跟台里商量故不敢找太多人,左挑右选地找到了韩力。就这样儿艺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带着韩力配了一部**。没想到反响非常好,台里马上注意到了这个音色极为漂亮的新人。张井方便问儿艺有关人士为什么配音这么久都不曾听到他的声音,难道他是刚调到儿艺的?儿艺这才说他是人艺那边借过来的。张导演眼睛顿时一亮,觉得从其他剧院招徕贤人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一个剧院再大也不过40多个演员,难免会出现矬子里拔将军的情况。

起初儿艺只是从人艺借来几个演员以填补音型上的空缺,这时双方还要签一些合同。后来随着人艺的演员数量越来越多,再加之两剧院同处一个大院的便利条件而逐渐演变成了彻底的合作。韩力无疑是两院合作的最大亮点。此时已经到了1990年,"辽艺"配音的春天开始了。一部《特警4587》让观众认识了肯·沃尔,也让人知道了他声音的塑造者韩力。韩力的才华在这部戏中释放得淋漓尽致。他那嘹亮的声音中似乎镀着一层金属般的光泽,充满磁性的音色里隐藏着一种深邃的底蕴,华美而高雅的韵调就像一只飞速而来的利箭,还没等你有所准备就已经刺入心房。他的魅力是不加掩饰的,是直接的,是炽烈的。他这把箭虽然来势迅猛,但刺入你的灵魂后却马上化成了温柔的溪水,暖溢的泉流。他的配音不知让多少人迷倒倾醉心眩神晕。如果你喜欢配音却没有听过韩力的声音那实在有些可惜,如果你喜欢韩力却没听过他的4587那就更可惜了。遗憾的是现在电视台不再重播这部译制片了,它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经典警匪片,而配音则丝毫不逊于片子本身。91年的《海底小精灵》是他配的第一部动画(饰老K),同样很出色,这更展示了他多面手的风采。韩力的到来让儿艺男声的声型基本上完整了:刚毅型当属韩力,温和型有刘喜瑞,奸滑型有陈大千,沧桑型有方树桥,威猛型有姜泽文,豪放型有袁子纹,滑稽型有俞德元,亮丽型有蒋昌义和佟春光......

韩力的成功引进坚定了辽台和儿艺继续招纳他院贤才的信念。之后又从人艺引进了刘莉,在90年的译制片《小公主》中她配了自己第一个角色小女仆贝基。虽然这次配音并不能算成功,但她的能力已经显现出来。她的嗓音比较粗,配清纯少女不太合适,尤其是亚洲的片子,但由于她的高音很亮,如果适当变一下声配少女的效果也还可以,不过随着她年龄的增长音色的老化,这种角色就越来越牵强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对于火辣女孩或职业女性她最为拿手,尤其是欧美片中的这类角色她发挥得就更到位了。在此剧中还有一个人艺的演员,他的配音也堪称一绝。他擅长配中老年男性,虽然音色略带沙哑却很有磁性,那附有韵味的声音里蒙着一层神秘的丝纱,坚毅而厚实的话语中闪烁着隐隐的忧郁和哀伤,你静静的聆听他的娓娓道来,不由自主地为他敞开心扉,他轻轻地踏入你心灵的门槛,张开慈父般宽大坚实的臂膀将你揽入怀中,而你也便陶醉在那种深沉与安详的气息之中了。他就是辛敏航。他在这部戏中配小公主萨拉的父亲,这对他来说只是牛刀小试,精彩的还在后面呢。

儿艺除了引进人艺的演员外,也把目光投向了抗敌话剧团(也就是沈阳军区话剧团)。方树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到了抗敌老演员杨光的声音,便把他请过来一起参加配音,当时正赶上要配《特警4587》。由于此片的大获成功杨光也一举成名。之后的《羚羊号历险记》他配的爷爷也很出彩。他的声音高亢洪亮而且靠后,配起音来底气十足。不过这种特点也给他的演绎带来一些局限,因为他的嗓音显得比较低沉老成,一般配老年人更适合,而他的底气却又非常足以至与角色苍老的感觉有些不相符,所以他配的角色不太多,但是所配角色都很精彩,可以说少而精吧。

要说抗敌话剧团中实力最强的配音演员那非刘艺莫属。这也是儿艺与抗敌合作的最大亮点。刘艺很早就参加过配音,但当时是为长春**制片厂,在一部墨西哥影片《坎坷》中她配玛丽亚娜,之后便一直没怎么配音,直到被儿艺相中。由于她的声音与王小燕有几分相似,而且又是外来的,所以配音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无不经典。记忆中她最早配的动画是儿艺92年译制的《丹佛,最后的恐龙》,所配角色已经记不清了。而93年的《魔神英雄传》才是她的春天。刘艺好像在一夜之间登上了艺术的巅峰,成为了足以在配音史上大书特书的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她配的片子不多,但一部《魔神英雄传》,一个瓦塔诺已经完全可以流芳百世了,胜过配几百部片子演几千个角色。至少现在我看她配的这个男孩角色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可谓千古绝唱。她与王小燕在音型上确有几分相似,但细听来小燕的声音比较硬朗,其中还带着一些倔强;刘艺的声音则要柔软一些。

此外来自抗敌的演员还有不少,比如在《机动警察》中饰配条原游马的高剑伟,配香贯花子的李晶,在《岱尔菲和他的朋友》中配秃鹫的林华春。

从90年开始,由于成功的招贤纳才,儿艺配音实力开始迅速增强,精品佳作也一个个相继诞生。译制片中,《特警4587》自不必说。之后的英国儿童剧《羚羊号历险记》也堪称经典。此片讲的是三个小矮人遇海难而漂流到人类世界的故事。片中每个角色都那么鲜活可爱。个人以为最精彩的配音要数陈大千先生配的那个算尽心机要得到小矮人而发财的坏蛋。尤其是他那笑声,简直太绝了!他的表演甚至盖过了原片的风光,我不知道这是否算走了配音的误区,但我仍很欣赏这种配音。94年《黑暗的公正》将韩力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怎能忘记每集片头的那些话,韩力用坚决而铿锵的声音说:"作为警察,我无法阻止我的猎物钻法律的漏洞,可我相信法律制度;作为检察官,我的案子经常被无孔不入的律师推翻,可我相信法律制度;作为法官,我的手脚被法律条文所束缚,可我还相信法律制度;直到我的妻子和女儿被害,从此我不再相信这个制度,我开始相信--正义!"尼克白天是一个儒弱的法官,而到了晚上便摘掉眼睛,散开头发穿上皮衣成为了一个向黑暗势力挑战的正义"骑士"。动画的精品就更多了,90年的《百变雄狮》,91年的《海底小精灵》,92年的《丹佛,最后的恐龙》、《魔神坛斗士》(顺便提一句,此片中又一个新人出世了,这便是贾丽娜)、《大力水手》,93年的《魔神英雄传》、《华斯比历险记》、《骑士公主》、《降魔勇士》等等。在《魔神英雄传》中不仅成就了刘艺,另外还有郝琳杰。她在片中配那个调皮可爱的西米格,郝琳杰那稚嫩甜美的嗓音与清泉流水般的笑声让人永远也忘不了。而且她的声线变化也相当大,刚才还是小女孩摇身一变就成了老太婆,而这两种角色配得都很自然,实在是配音怪才。

93年辽宁电台的女播音徐琳在她的处女作《热带侦探》中成功地塑造了西尔维娅一角之后配音队伍的女声声型也趋于完整了:硬朗型有王小燕,温淑型有刘艺,柔美型有徐琳,妩媚型有李韫慧,可爱型有郝琳杰,清纯型有贾丽娜,冷艳型有刘莉,而石宝兰配的奶奶,邓常兰配的男孩都可圈可点。可以这么说,"辽艺"配音发家是在83年,发达是在90年,而达到最高峰则是在92、93年,《魔神英雄传》便是这巅峰时代的巅峰之作。在这个时期,配音演员的阵容几乎可以用超豪华来形容。就拿《魔神英雄传》(Ⅰ、Ⅱ)举例吧,两部戏所涉及的配音演员都是各剧院的佼佼者,儿艺这边有陈大千、刘喜瑞、郝琳杰、王小燕、方树桥、邓常兰、石宝兰、李韫慧、何常顺、姜泽文、蒋昌义、佟春光、贾丽娜;人艺那边有韩力、刘莉、辛敏航、王余昌、曹玉敏、宋国锋;抗敌话剧团有刘艺、杨光。而且陈大千曾任儿艺的副院长,邓常兰、石宝兰、王小燕、韩力、辛敏航是不同时期的译制导演,宋国锋是现任的辽艺院长,如此强大的配音阵容只出现在一部动画中,实在是非常罕见的,难怪这部片子成为了传世经典。

说到这就顺便谈谈导演吧。辽艺的译制导演大概一共有这些(也许还有极短时期的导演就不列出了):张景芳、董志斌、马荣、石宝兰、邓常兰、王小燕、陈大千、辛敏航、韩力、徐琳。前三个是辽台的,后三个是人艺的,中间四个是儿艺的。如果论能力和工作态度,辽台的导演无疑是最好的,张景芳不必多说,董志斌导的《天地无用》和马荣导的《机动警察》都堪称经典作品。从前儿艺配的片子大都为辽台引进,而且加之儿艺没有自己的录音棚,所以即便接到其他地方的片子也得到辽台去配,因此导演一般就是辽台的人了。可后来儿艺建了录音棚,这样就不必再到辽台,自己也便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所以培养自己的导演就成了重要问题。最早的导演应该算石宝兰和邓常兰,她们都是第一批配音演员,长时间的译配工作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她们又是在一线锻炼出来的,可能在某些方面比井方导演要更有实战性和针对性。同时二人也继承了儿艺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所以这两位的工作完成得比较出色。辛敏航与邓常兰几乎是同一时期的导演,也许要稍晚一些。抛开配音单论能力他没的说,现在更是辽艺的上层领导;作为配音演员他也没的说;但是作为导演较之儿艺的两位女士就差一些了。也可以这么说,自他以后的导演在工作态度上都略有退步,比如对感情的处理。当然我们也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他当导演时进片的频率已经可以用源源不断来形容,演员确实也没有更多看片的时间。韩力在他之后,可谓是在邓常兰的一手栽培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导演。他年轻有为有抱负,只可惜身不逢时,刚做导演没多久便赶上了动荡混乱的"辽艺逆水行舟期"。他虽有满腔热情却无法尽情释放,所以他当导演的初期不是很让人满意,《天鹰战士》便诞生于此。但这不能完全怪他,毕竟他还年轻没有经验,而且周围那种落败的状况和灰暗的氛围决非他一个导演就能挽回的。不过在中后期随着自己经验的增加和思想的成熟,他逐渐适应了这种状况,也找到了一套相应的管理方法,导片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丝毫不逊于黄金期的导演们。但是由于演员本身的能力大不如前,韩力有些孤掌难鸣,自己的能力也便受到了较大制约。王小燕、陈大千、徐琳做导演的时间都比较短,作品也不是很多,不好评价什么,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95年以后,儿艺的片源明显增多,可配音演员并没那么多,繁重的工作压得演员有些喘不过气来,这种趋势也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隐患。除此之外,随着社会大气氛的熏染,演员们的心态似乎也在慢慢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大家开始变得浮躁起来。这些都在不经意间影响着配音的质量。95年译制的《天地无用》虽然不错,但已显出了日落西山之势。97、98年连着几部大制作:《我是小甜甜》、《美少女战士I》、《聪明的一休》,以及《狮子王》的后面十几集......而这些作品似乎都已经找不到过去的感觉,虽然在演员配备上还算可以。不过当《狮子王》拿到中央电视台审查时还是得到了"嗯!这才叫真正的动画配音!"的称赞。这的确让人比较欣慰,可欣慰之余也不得不使我们产生了一丝疑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现在的热闹只是暂时的,就像暴风骤雨来临前那短暂的蝉鸣。大家似乎也觉察到了某些东西,静静地等着那个时刻的到来。果然,这些作品仿佛就像一种别礼--向一个时代说再见的别礼。99年初两院的合并标志着辽艺配音又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

辽艺逆水行舟期

我要先说明一下,我以两院的合并作为标志只是个时间概念,没有别的意思,请大家不要误会,因为我想来想去觉得那时期有标志性的大事也就属两院合并了,所以便借过来用一下。说到这,可能有一些朋友还不太清楚合并的事,我想借某报的一段讯息来阐明这个问题。

"本报讯 实习生张静波 首席记者魏全胜报道 昨日,省直两大艺术表演团体--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和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正式合并。两院合并后仍保留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的名称,在对外演出活动中,根据演出内容和形式,使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和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的名称。

据悉,两院合并后,将设立一套管理体制,领导班子由原来两院的11人减为5人。文化厅党组决定聘任宋国锋为院长,任命许淑琴为党委书记,副院长采取自愿报名、竞聘演说、民主测评、厅党组审批正式聘任的程序上岗。原来两院的所有中层干部一律待聘,和所有的演职员一起等待新的领导班子聘任,有一大批演职员将下岗分流到‘艺术产业中心',开发第三产业。"

我觉得

今天关于“配音演员最强阵容搭配”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